时光在曾经美丽的脸庞上刻下了岁月的沧桑 诗人以六个比喻直接列出六个否定 不做依附品;不索取 不简单地给予;不陪衬 不做装饰品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 仿佛吐尽千年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诗的前半部的中心落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诗上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 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 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 更让叶芝着迷的是 这个女子还是个革命家 她是爱尔兰的圣女贞德 并且“有着朝圣者的灵魂”尽管这段一直纠结在诗人心中的爱情几经曲折 没有什么结果 但诗人对她的强烈爱慕之情却给诗人带来了真切无穷的灵感 此后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诗歌《whenyouareold》就是那些诗歌中非常有名的一首诗中那深沉的爱 那超凡脱俗的情感 已远远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内容诗人痛苦而无奈 梦幻般地喃喃自语 温暖的炉火似乎告诉世人诗人对爱的坚定与执着 “whenyouareold”是一种对时间的假设 诗人设想了一个情景:在阴暗的壁炉边 炉火映着已衰老的情人的悲伤的脸 头发花白的情人度着剩余的人生在那样的时刻 诗人让她取下自己的诗 在那样的时间也许情人就会明白:诗人的爱是真诚、深切 黯淡的肌肤和幽深的眼神无不表露着时间的影子 时光也验证、创造了爱情在诗的第二节 诗人引出了自己所爱的是“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不会随着时间流失而消退 不会因为岁月的沧桑而改变 相反会坚如磐石、历久弥新: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大的扭曲 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几十年后 也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在诗中 她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 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 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由此可见 这首诗是一首“女性独立”的颂歌 它植根于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 爱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致橡树》是女性诗人舒婷的名篇 在《诗刊》发表后 便以其鲜明的女性意识、崇高的人格精神和对爱情的热烈呼唤 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nb sp; 被多种诗歌选本选入《whenyouareold》是爱尔兰伟大诗人叶芝(1865-1939)在1892年为爱尔兰独立运动领导人毛特岗写下的 此诗“并不为西方学者看好 可能是因该诗属于老歌新唱早在1578年 法国七星社龙萨(1524-1585)写过类似题材的十四行诗” 《致橡树》的创作缘由按诗人舒婷的说法 是同一位老诗人在鼓浪屿散步时 由老诗人的一段话引起的创作冲动 但1923年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该委员在授奖辞中盛赞说:虽然叶芝熟读英国大师的作品 但其诗歌自有崭新之处这首“旧瓶装新酒”的作品仍然打动了全世界的人们这两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在风格、情感基调等方面皆有异同 却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的爱情观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老诗人说起他坎坷又丰富的一生 说他认识那么多女性 却没有一个能使他全心膜拜有性情温柔的却头脑简单;有聪颖事业心强的却又不修妆饰;就算成绩斐然又外貌出众的 却令人恨不得抱头鼠窜 舌端之锋利、言词之辣毒 足以使周围寸草不生舒婷听了很气愤 但从女性的目光看去 又有哪一个男子是十全十美呢?花和蝶的关系是相悦 木与水的关系是互需 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 感受鸟们、春雨的给予 论文摘要:本文从两首爱情诗歌的创作背景、情感基调及象征手法方面 对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异性诗人所创作的诗歌进行了比较在欣赏优美感人的文字中彰显的爱情观的同时 本文思考了当今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爱情观 对人们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象征是指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抽象概念或思想情感在这两首诗中 尤其是《致橡树》 《whenyouareold》是爱尔兰伟大诗人在1892年追求爱尔兰独立运动革命家毛德冈所作1889年23岁的叶芝遇见了美丽的毛德冈(maudgonne) 诗人对她一见钟情:“她伫立窗畔 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 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