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本月热词:

广告赞助商

◎ 流金传世SF- 文章列表 INTRODUCE

油品质量上去后

2014-10-19 17:35 作者:侠客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 也被广泛使用在北京市公开发布的若干信息中其实 各种数据差异所引发的争议 不是数字的本身 而是“汽车尾气究竟是不是造成北京雾霾的重要元凶”


       也被广泛使用在北京市公开发布的若干信息中

其实
       
       各种数据差异所引发的争议
       不是数字的本身
       而是“汽车尾气究竟是不是造成北京雾霾的重要元凶”
       因为这将决定环境治理的方向和先后次序

岳欣:还没有看到具体的报告
       不方便具体多谈不过这种研究由于缺少准确的机动车源清单
       其他污染源的清单也不够详尽
       很难准确地判断机动车排放的贡献另外
       季节、局地的特征等都会影响研究的结果
       这种研究一般都有一定局限性
       不具备广泛代表性

据公开资料显示
       持“25%”看法的王跃思
       其职务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cern大气分中心主任、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环境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大气科学》、《环境工程学报》和编委
       而且是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2000年曾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

但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关于雾霾的来源
       2013年年初和年尾的这两份同样由同一“权威部门”发布的研究报告及其所得出的截然不同结论
       给民众带来的混乱和茫然却是相同的

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境保护部与全国31个省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明确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而发布“%”观点的张仁健的职务为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ceop通榆观测站执行站长、亚洲气溶胶学会中国执行委员
       在中科院的官方网站上
       张仁健还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兼职教授”此外
       由张仁健任副理事长一职的中国颗粒学会
       是“由中国颗粒科学与技术领域内的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的法人社会团体”
       该学会的办事机构则挂靠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而张仁健担任副主任的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
       该委员会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为:气溶胶基本特性、气溶胶的发生、分析技术、气溶胶来源解析、气溶胶动力学、气溶胶对气候、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清洁及除尘技术

对于研究机构来讲
       雾霾的源解析只是一个论文或课题
       但对于环保主管部门
       则需要依此进行治理
       这就需要一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源解析数据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
       由环保主管部门主导的雾霾污染源调查是否会存在“预设答案”的疑虑难以被消除如果追查污染源并非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而成为“技术性”问题
       那么谁又能真正地“权威”呢?

2012年年初
       北京市副市长洪峰曾公开表示
       %以上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作为分管环境保护的副市长
       洪峰所引用的这个数据

4%
       很多人表示了不解和惊讶中美清洁技术中心
       低碳交通及碳管理智库创始人安锋在第一时间回复外界疑问时表示
       “中科院的这个数据是根据2009-2010年的情况得出的结论
       那时北京机动车的数量比2013少”
       但这反而增加了公众的疑虑
       “交委是2013年通告的
       大气所是基于2010年数据
       如数据均靠谱
       那么这三年来汽车尾气贡献率的增长就太恐怖了”

岳欣:在相关研究领域内
       %已经被低估
       4%更是偏低在工业污染很少的城市里
       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叉车、推土机、扬尘、民用燃煤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
       这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
       2013年年初
       同样是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的王跃思也曾经对外公布了其2012年9月份启动的国家课题“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中“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该项研究的结果称
       
       约为四分之一
       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
       各占五分之一

从25%到4%
       面对雾霾污染源的各种版本
       人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不同的机构和部门的说法不一
       甚至同一家机构所发布的数据为何也有如此大的差异?”

海南、云南目前
       全国已有十几个省份陆续出台实施方案
       明确具体防治措施
       将任务逐一落实到市、县和有关部门
       并与各设区市和省直管县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对于雾霾的来源到底是“4%”还是“25%”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首席科学家贺泓表示
       数字差异问题的产生首先来自采用的源解析方法本身张仁健论文采用的“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
       对外场观测数据进行源解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
       往往不能排除有多解;而且这种分析对样品数据量有要求
       如果分析的样品量太少
       得出的结论也会有较大的偏差此外
       、研究者主观因素等也会造成较大差异贺泓强调
       “%
       ”

油品质量上去后
       可以大幅提高在用车的减排效果反过来说
       如果车好、油差
       则有可能会对一些车辆
       尤其是柴油车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个现象
       环保部已经启动《清洁空气研究计划》(下称研究计划)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当时在启动会上曾坦言
       “底数不清、技术不足”是制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而针对“大气国十条”中提出“加强灰霾、臭氧的形成机理、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研究
       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提出的这个研究计划的方向是
       “以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
       以重点突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与综合减排、空气质量检测与污染来源解析、重污染预报预警与应急调控、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和环境经济政策等技术瓶颈为核心任务
       加快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体系
       并在京津冀及周边、珠三角等区域实施工程示范”


       官方和学术机构的数据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但是“
       有多少来自汽车尾气或其他区域?”这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而这也恰恰是各种研究版本所普遍缺乏的

因此在2014年新年的第二天
     ;  虽然元旦的假期刚刚过去
       中科院就紧急召开新闻通气会
       表示该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召集相关专家进行认真探讨
       得出一致结论认为
       “4%这一数字被严重低估”当天北京市环保局也作出回应:从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日消耗汽柴油量、排放污染物量等角度看
       %

这份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同行合作并已发表在国际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学》上的研究认为
       
       分别是土壤尘、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
       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2%、25%和26%这个数据很快就被相关媒体解读为
       “%”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年底
       这篇被媒体解读为“%!”的论文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关注
       在被雾霾阴影笼罩的北京城里一度被传为 “特大好消息”随着“好消息”的持续传播
       错愕者亦有之

22%2013年9月
       在“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
       北京市交通委委员容军也表示
       根据2012年市环保局公布的监测数据
       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约占全市排放总量的58%、40%
       %“由此可见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很大
       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这是一幅让人略感“荒诞”的画面:2014年1月2日
       元旦刚刚过去的第二天
       中科院紧急召开“辟谣”新闻发布会
       被“辟谣”的对象就是中科院自己的研究员惊动中国最高层科学家出面“辟谣”的
       是一篇发表在国际期刊的论文
       而这篇论文的作者恰恰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

【xzbu】郑重

姑且不论两位研究员谁的研究更“权威”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张仁健“4%”版本的结论一出
       确实引起了强烈的关注通过搜索
       有研究人员甚至发现
       在张仁健英文原版论文中
       “交通排放和城市焚烧的来源物”仅占3%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这里的干尘粒指的是干气溶胶粒子一般情况下
       当能见度在1~10公里时可能既有干气溶胶的影响
       也可能有水滴的贡献(即轻雾的贡献)
       所以就被称为“雾-霾”现象

事实上
       
       也就是雾霾的成因
       长期以来一直都存在有多个不同的“版本”

因为这个被认为是“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进一步落实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为实现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的控霾“军令状”所制定的改善空气质量的目标为“ pm10年均浓度的降低”而现在
       如果连这些细微颗粒物的真实来源尚且不清楚
       改善空气质量又从何谈起?“军令状”可以来得轰轰烈烈
       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却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发展与环保之间
       如何取得平衡对于相关部门也是考验

希望相关部门、权威机构能切实拿出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和“靠谱”的调查报告否则
       被“雾读”的将不仅仅是“调查数据”
       而被冷风冷雨所吹散的
       也不仅仅是“雾霾”

岳欣:我认为机动车污染的比例还是被低估了
       尤其是在北京这样其他污染源已经很少的城市
       直接排放和二次/多次污染应该在颗粒物中占很大的比例虽然长距离传输的污染物也存在
       但在静风的气象条件下
       这种影响就很小了所以严重的雾霾污染还是本地污染源为主

岳欣:根据多地测算的结果来看
       油品质量对全部在用车排放影响可达10%以上
       从为新车排放标准实施提供条件的角度看
       更具有长期效应
       因为这些满足更严格排放标准车辆的比例会不断地提高
       而且其使用的年限会很长所以油品质量会影响所有车辆的排放
       且具有长期的效应

数字虽然都是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
       但出自不同研究员的这两份研究报告
       其背后还是有各自的不同之处

中科院于2012年9月启动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介绍
       该专项计划用5年的时间
       以环渤海、珠三角为研究区域
       阐明区域灰霾形成的机制
       研发致霾关键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为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

气溶胶(aerosol)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
       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天空中的云、尘埃
       工业上和运输业上用的锅炉和各种发动机里未燃尽的燃料所形成的烟
       采矿、采石场磨材和粮食加工时所形成的固体粉尘
       人造的掩蔽烟幕和毒烟等都是气溶胶的具体实例

从这个角度来看
       近日环保部与31省签署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是否能真正落实也令人存疑

由于缺乏严谨的调查研究
       到底谁的数据更“权威”?谁的结果更“准确”?这成了谁也说不明白的“话题”

(责任编辑:admin) 油品质量上去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推荐使用第三方专业下载工具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