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xzbu】郑重“天平社区”的故事不妨检视一下这个社区中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推手有哪些盛宣怀是这本书开篇的第一人 这位在晚清自强运动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因为清末新政时铁路国有政策
【xzbu】郑重 “天平社区”的故事 不妨检视一下这个社区中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推手有哪些盛宣怀是这本书开篇的第一人 这位在晚清自强运动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因为清末新政时铁路国有政策 昏招迭出而黯然下台 直到1912年清社已覆 民国肇建以后 才搬进了天平社区的这座花园洋房中 了此残生紧跟其后的席氏金融家族更是执掌汇丰金融帝国大权;若以工业为现代化核心的话 则周宗良、杜重远等商帮大佬可谓居功厥伟;中国金牌政治联姻蒋介石宋美龄及其他们背后的政治家族集团 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左右着中国政局 影响形势走向;那些将“现代文明”的近义词“现代文化”带入中国的海派人物和旅沪作家 尽管在今天看来 这些蜗居亭子间的纸笔动物无异于满脑子幻想的文艺青年 为中国现代化启蒙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和理由 我们还要加上抗战时潜伏敌方的间谍、风云一时又黯然落败的政客 以及用红星照耀上海城的中共建政元勋《重新发现上海》的作者确实做成了一件事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先开埠的口岸城市 得西洋风气最早 运用这种现代化转型模式自是贴切就像作者借上海栽满法国梧桐的街道为喻 抒情以为起首一样这代表西洋人趣味的法国梧桐 随着西方列国在上海建立殖民地 移栽我国 不意风土适宜 在路旁蔚然成林 甚至强占了“深院锁清秋”的中国梧桐身份 一如西洋列强坚船利炮而来 掠中国财富 强迫中国遵守西方现代化的游戏规则 但最终西方现代化却在中国扎根繁衍 促成中国向现代化转型一般书中所提到的那些在天平社区留下印迹的人物 正是这些西方现代文明大举进入中国时、生长中西文明融汇漩涡之中的人物不过因为他们的名气足够大 能力也足够强 所以他们也成为了现代化转型大潮中的推手 “魔都”与“洋场” 霓虹灯下驶过的电车 大世界里高扬大腿的舞女 如果再将今日谍战片里吐着烟圈的俊男和玉体横陈的艳妇加在一起 大抵可以合成一 个今人意象中的上海模样人们很难想象五光十色的上海背后还藏着另一个世界 那是一个霓虹灯外的世界 是政坛商海、清场舞厅的名流风云过后的憩息之所就如同我们常常将摩登世界和政商波澜误作这些名流的全部生命一样 其实这些风退云尽的公馆私邸中的日常生活 才是构成他们生命中最长久也最细致的部分 他让读者相信 既然如此多的近代名流都钟情于此 那么天平社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标本 如今 这些有幸一染名流芳泽的宅邸 大都已光荣地在门外悬了牌子 以简明枯燥的说明文字 向门前一掠而过的行人炫耀它们昔日的辉煌上海 这座城市的百年风华 也被刻在了这一块块门牌之中 等待着有人去重新发现藏在它们背后的故事所幸 这个等待还不算太迟实际上 王千马的《重新发现上海:1843-1949》就是这样一本试图指引读者去重新发现上海百年历史的著作尽管这本书的书名“重新发现”颇有另辟蹊径的意气 但这绝不是一本野心勃勃的庞然巨作 它没有徒劳地将上海百年历史塞进冗长的篇幅中 而是只用了二百余页的文字细致地讲述了上海一个历史悠久的社区 只消展开“天平街道名宅地图” 你就不难发现这个社区确实有其独特之处:从盛宣怀到董浩云 从蒋介石到马歇尔 从陶行知到上官云珠 那些在近代百年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 居然都和这个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的命运都在这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有些痕迹甚至交叠印在一起 这使得这个社区确实拥有了书写上海百年历史的资本 作为上海百年历史的切口 去重新发现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上海 (责任编辑:admin)
|
------分隔线----------------------------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