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到伦敦【xzbu】郑重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结尾处 她写道:“莎士比亚的妹妹朱迪思还活着 活在新一代妇女身上 伟大的诗人不会死去 她将在妇女赢得独立自由的未来重新复活”伍尔夫呼吁新时代的女性拿起笔 创造属于她们自己的女性话语 将现有的男性的语言修改变形 使它适合她们的思想的自然形态 使它既不压垮、也不歪曲她们的思想 勃朗特的大部分文稿都是在一间喧闹的小酒吧里完成的 经常被干扰她们甚至无法拥有同时代最穷困潦倒的济慈、丁尼生和卡莱尔等男性作家可获得的最起码的文学创作所必须的条件 如徒步旅游、离家独居 哪怕一间独处的陋室也可使她们免受纷扰之苦 女性写作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 我们都可以看到 从古至今女性写作少之又少妇女写作的道路充满着荆棘坎坷 她们步入写作的殿堂也是一代代文学女性顽强奋斗的结果因为女性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现象 在这一现象背后还体现着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女性写作的繁荣与否直接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优劣中世纪以前的英国文坛几乎见不到女性的踪影大约到了乔叟的时代 女性作家才崭露头角然而这些早期的“女作家” 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女作家 而是所谓的宗教异人她们都摒弃了世俗的生活 全身心地投入到神的事业 用方言记述神的教诲和训诫即使到了文艺空前繁荣的伊丽莎白时代 也只有少数贵族妇女 才有空写点东西到了17世纪英国才出现了第一位职业女作家阿弗拉 奥斯汀只能躲在客厅的一隅 每当有客人光顾时 只得匆匆收起文稿 以免来客讥笑《呼啸山庄》的作者夏洛蒂 班恩 从此妇女才开始真正走进职业写作这一变革又与整个社会的变革及资产阶级革命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妇女被挤出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活动 在家庭中的经济作用由此下降;另一方面迅速增长的社会财富使中产阶级妇女成了装点门面的闲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普及使妇女有了读书的机会同时 社会还提供了新的有利于女性的出版机制这给妇女提供了靠写作攒钱谋生的可能 于是19 世纪涌现了一批女作家19 世纪末是英国女性文学创作丰收的季节这时期涌现了勃朗宁夫人、乔治 在《一间自己的小屋》中 伍尔夫编造了一个莎士比亚的妹妹的故事她说莎士比亚有个叫朱迪思的妹妹 和莎士比亚一样聪明 富于冒险精神和充满想象力父母把哥哥送进文法学校 学习拉丁文、文法和逻辑 却让她待在家里 使她失去了学文法和逻辑的机会她偶尔拿起哥哥的一本书来读上几页 父母亲就会要她去补袜子或者照看炉子上的炖肉她只能偷偷涂抹几笔 还得仔细收藏 要不就毁掉她哥哥后来在伦敦进人剧院 成为伟大的戏剧 家 而她后来被许配给了一个相邻的羊毛商的儿子因为抗婚 她被父亲狠揍一顿 以致离家出走当时 她也想象她哥哥那样做一个演员 却受到男人们的嘲笑 并且被经纪人引诱而怀上了孩子 她那颗诗人的心被压抑得痛苦万分 她不得不在一个冬夜里自杀了 尸体被埋在一个十字路口莎士比亚的妹妹实际隐喻着无数具有文学天分的妇女的不幸命运 她的故事旨在说明:一个在16世纪诞生并具有诗歌天赋的女人 注定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一个与自身相冲突的女人她的全部生活、她的所有本能都使她不具备创作所需要的条件即使在18世纪以后 她们中极少数一些人终于有了一点创作机会 但仍很少能有时间、更得不到什么鼓励 距离伍尔夫写《一间自己的小屋》已经过去了八十余年 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和当时的社会大不相同了在当今的中国女性在社会中获得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社会地位 毛主席也曾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相较全世界中国也算是女性最为平等的国家之一了甚至有时开玩笑时 男性还会说他们在性别上受到了歧视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仍然对女性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再看看我们周边的国家日本、巴基斯坦、印度 这些国家的女性就更是处在一种备受压迫的社会 特别是在巴基斯坦印度这样的宗教国家 女性连出门都有很严格的规定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女性如果连经济的独立都做不到 那又何谈思想的创造呢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小屋》中直接和充分地表现出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她思考的中心问题是:文学中到底有没有女性传统?性别歧视怎样反映在文学活动中?妇女要想从事创作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她的基本结论是“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 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显然 “钱”是经济地位的象征 “一间自己的屋子”不仅指妇女应有起码的生存空间 更应有相对自由的精神空间 摘要:通过对《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分析及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向我们展现了 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变迁及其重要性女性只有能够自立能够且属于自己的空间才能进行文学创作即使到了今天 虽然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一思想仍旧存在 所以女权运动仍旧具有现实意义 妇女与男子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 都是社会向前发展和进步的推动者 时代呼唤女性意识的提升和解放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